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是我們熟悉的“三高”,也是健康的三大殺手。正當我們和三高斗爭的同時,“第四高”已悄然襲來,它就是高尿酸。
據中國廣播網,最新統計顯示,中國已有1.8 億高尿酸血癥患者,而且正以每年9.7%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。
每年夏季,都是痛風的高發時節,吃海鮮、喝啤酒、吹冷空調等都是風險因素。有人說,痛起來感覺就像有無數針在扎自己的關節、像被老虎撕咬關節,連一陣微風吹來都會感到不能承受。 痛風的流行,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和重視……
痛風是由嘌呤和尿酸紊亂引起的代謝疾病,病情前期無癥狀時間長,易反復發作,病情中后期對關節、血管、肝腎功能等損害巨大,同時伴有多種并發癥,嚴重可導致腎衰竭,甚至死亡,痛風的危害不容小覷。
傷關節:造成關節軟骨及骨質侵蝕破壞、增生,壓迫周圍神經,出現持續關節腫痛、強直、畸形、甚至骨折的情況。
傷肝腎:尿酸鹽在肝腎等沉淀,誘發和加重肝病,造成結石,痛風性腎病、肝病,嚴重的造成腎衰竭和尿毒癥等。
傷血管:尿酸鹽沉積可引起血管壁變薄,血管堵塞等,誘發心肌損害、冠狀動脈供血不足、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。
傷脊柱:尿酸鹽和痛風石可引起脊柱劇烈疼痛,伴有四肢麻木癥狀,還可出現畸形、椎管狹窄和脊髓壓迫癥。
痛風石:可導致眼部慢性炎癥、青光眼、失明等嚴重后果。由于尿酸鹽不易通過血腦屏障,所以除了中樞神經系統以外,幾乎所有身體組織都容易形成痛風石。
除了遺傳因素外,與生活因素也分不開,其中6個原因中,一半都與吃有關。
我們的祖輩都是以谷類食物為主,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食物結構突然發生了變化,變成以肉類食物為主。
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,就會轉化為尿酸,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泄能力,導致高尿酸血癥,所以痛風的發病率迅速升高。
大部分甜飲料中都含有“果葡糖漿”,而痛風發作和果葡糖漿的攝入量,存在正比關系。
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,痛風幾率竟高達85%!
喜歡吸煙和喝酒,會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。
酒中并不含嘌呤,也不產生尿酸,其代謝產物是乳酸。但恰恰是這個乳酸,會和尿酸在腎臟競爭性抑制其排出。
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,畢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,大魚大肉、甜飲料,但運動不足。
超重或肥胖是引發痛風的因素之一,減重可以幫助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。
適量的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,有利于身體廢物的排泄,其中就包括尿酸。
大魚大肉吃的多,不僅會帶來肥胖問題,也會影響代謝。
近年來的分析發現,壓力過大成為誘發年輕人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過度勞累可使人體自主神經調節紊亂,易致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,包括腎血管的收縮,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。如果長時間緊張工作,過度疲勞,就有可能誘發痛風。
服用降尿酸藥。
常見的降尿酸西藥有:別嘌醇、非布司他、苯溴馬隆等。
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及肝腎功能損傷、嚴重者可發生剝脫性皮炎,是一種致死性的超敏反應、肝功能損害、惡心、皮疹、腹瀉等。
長期服用副作用較大。
五味絡石藤丸(原痛風保腎丸)
“痛風保腎藥方”是國醫大師張大寧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的珍貴成果,已授予日照華方中醫醫院使用多年,臨床對輕中度痛風、高尿酸、濕熱血瘀阻絡證療效顯著。
國醫大師張大寧多年從事中醫腎病的醫、教、研工作,是醫學界和社會公認的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大家。